日前,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提出,推广配药机器人在药店应用,率先选择3—5家医药连锁企业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后进行推广。到2021年,实现全市各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药店推广使用医疗机器人总量达到1800台。
毫无疑问,作为智慧医疗和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执业药师必然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假如执业药师能从机械性的处方审核调配、销售岗位解放出来,在不可替代的职能上,例如人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以及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管理方面发挥药事服务能力,对于个人以及企业来说,提升效率的同时又发挥了执业药师的服务价值。3月份,安徽省首个主打“互联网+”创新模式的新型智慧药房现身合肥;7月,大参林与微信合作,在广东推出首家微信支付智慧药房;还有与支付宝捆绑的“支付宝未来药店”也分别在重庆万和、湖北好药师和河南张仲景等连锁落地。在这些智能药店中,人工智能给消费者设置了好几个购买场景,不仅可以利用支付宝、微信等快速完成药物购买,还能进行预约挂号、刷脸认证、远程问诊等。
不过,药品零售要真正全面走向新零售或转型升级,绝不是仅仅依靠电子支付、小程序、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不管是传统药品零售,还是智慧药房、未来药店,所有新业态模式的产生、发展壮大,都基于两点,一个是专业水平和成本效率,一个是用户体验的提升,甚至是两者兼顾。
原康爱多创始人王燕雄就表示,企业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勇于尝试、坚持创新、不断试错调整才能找到最终的出路,企业高管必须形成共识与决心,勇于迈开企业转型创新的第一步。
当然,任何的探索都不可能脱离现实,对于传统零售药店而言,如何准确把握基点,全面分析自身的特点与短板;如何去伪存真,避免重复建设、无用建设以及低性价比投入,都是企业负责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专业服务是医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普通消费领域相比,医药零售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专业性。有连锁药店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个新零售门店的转型需要数十万,在行业盈利模式尚不确定的背景下,不可能每个企业、每家门店都进行尝试,考虑到目前连锁药店的主流客群——中老年群体还未完全适应与使用新技术,因此选择服务年轻群体为主的商圈店和旗舰店,无疑是最佳选择,既有利于门店形象的品牌提升与知名度的推广,也有利于逐步探索企业的转型创新。”
同时,在选择新零售药店的新增服务项目时,适当借用外部资源,切勿大包大揽自主创新,也是企业转型的其中一个关键。在王燕雄看来,虽然如今新零售药店存在不同的主导方与切入点,但其归根到底无非就是“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因此多借助外部资源力量,活用互联网医疗技术与资源、O2O第三方平台、信息技术企业力量,是节省企业开发压力、压缩试错成本的有效方式。
医药零售作为大零售的特殊领域,服务效率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服务的温度也与消费者的体验息息相关。阿康健康集团董事长王李珏就坚持认为,医药行业讲究的是有温度的服务,智能化运作固然能升级企业运营水平,但任何创新一旦脱离人文关怀,没有真正做到用心服务顾客,零售企业的创新方向只会走入死胡同。“勇于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是前提,但将新技术为我所用,牢牢把握行业本质,以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实际效果为标准,有效创新,才是成熟的行业创新方式与心态。”王李珏说。
未来,智能药店会成为所有药店的必然选择吗?目前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这不仅要看药店升级的后续举措,看新科技、新智能如何帮助药店提升管理运营、服务和销售,同时还要看企业的态度和适应力。(来源:21世纪药店,有删减)
News
相关文章
2021-08-15
2021-05-05
2021-08-19
2021-07-21
2021-09-08
2020-11-16
2020-12-08
2021-02-08
2020-12-21
2020-10-08
Nex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