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属中医的“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临床常分为痰浊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胃热滞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气滞血瘀证等六种。
1痰浊中阻证
症状:四肢倦怠,胸脘痞满,腹胀纳呆,大便溏薄,形体肥胖,心悸眩晕,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滑。
治法:化浊降痰。
常用中成药:山楂精降脂片、月见草胶囊、血脂宁丸、荷丹片、血脂康胶囊等。
2肝郁脾虚证
症状:胸胁胀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舌苔白,脉弦或缓。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常用中成药:三七脂肝丸、逍遥丸。
3胃热滞脾证
症状: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心烦头昏,口干口苦,胃脘灼痛嘈杂,得食则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
4肝肾阴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肋胀痛,视物不清,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常用中成药:脂康颗粒、血脂宁丸、清脂胶囊、杞菊地黄丸等。
5脾肾阳虚证
症状: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化饮。
常用中成药:丹田降脂丸、附子理中丸。
6气滞血瘀证
症状: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祛瘀,疏肝理气。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丸、丹香清脂颗粒、降脂通络软胶囊、脂降宁片、柴胡舒肝丸等。
注:中成药的选择应该在中医指导下对症用药。(来源:中国药店)
News
相关文章
2020-11-21
2021-04-16
2020-11-22
2021-04-24
2020-10-12
2021-10-17
2021-07-15
2021-05-29
2021-11-08
2021-07-03
Nex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