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医药

便利店卖药已成真,中小连锁药店老总还能睡安稳觉吗?

文章作者:山人掌
2021-06-04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第一家合法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便利店已正式开始运营。据了解,该便利店已储备60余种药品、30多种医疗器械,包括常见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四季感冒片、板蓝根颗粒、体温计、血压计等。消息一出,让便利店老板们顿觉精神,但对于不少中小连锁药店老板来说,这是件开心不起来的事情。

为何?

因为这明显提升了药店的竞争压力。原来有20多万家有证的可以卖药的诊所与药店竞争,现在又加上了可以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的便利店,许多中小连锁老总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晚上睡觉都在哀愁。

也难怪,毕竟当前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全国各地的大连锁都纷纷把拓展的脚步“下沉”,尤其是今年19月中小连锁尤其是小连锁开始大量出现在民营上市连锁收购的名单上,中小连锁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群体。药店资本攻城略地已成大潮流,中小连锁在其中显得尴尬。除此之外,分类分级管理的实施、人才成本的增加、医保局的成立等因素都使得中小连锁的品种空间和发展空间受限,以至于中小连锁老板都在内心纠结:应该继续卖还是撤退?

对于中小连锁老总们的这些困扰,湖北天济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金萍给出建议。她认为:中小连锁即使现状不乐观,但也不是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做到规范经营、夯实基础、服务专业就一定不会倒台。例如,在2015年,天济采购人员就主动出击与大药企混个脸熟,结果罗氏在湖北第一个地级市的DTP药房就是与天济合作;由于天济当年提前在电商布局,现在全国排名前十,在武汉可提供24小时的售药服务。因此,中小连锁要想生存,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

纵观当前局势,前有智慧药店拦路,后有便利店、诊所堵截,中小连锁药店的发展可围绕这两条路展开。第一条加强与外部合作,可以互相 “参股”完善自身;或者和大连锁合作获取品种资源。第二条则是内部提升,采取差异化策略,形成自身品牌的经营特色,做好消费者的引导。

赵金萍建议:首先可以定下目标,努力成为当地的龙头,该布的点全部布完;第二,打造“金身”,练好内功,做到“刀枪不入”;第三,要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模式;第四,广交朋友,从中选择最好的合作伙伴。

药店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中小连锁老板如今面对各种挑战,单纯地焦虑、睡不好觉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还想做下去,不如迎难而上,让自己的公司变得最值钱,每天踏实地作为,主动出击,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0
登录后参与讨论

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

补充说明:

×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