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属于中医的“耳脓”、”耳疳”等范畴。因肝胆湿热,邪气盛行等引起,有虚实之分。临床常分为肝胆湿热、肝胆火旺、脾虚湿蕴和肾元亏损等四种证型。
1.肝胆湿热
症状: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炎可宁片、清热散结片等。
2.肝胆火旺
症状:耳痛剧烈,痛引腮脑,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常用中成药:通窍耳聋丸。
3.脾虚湿蕴
症状:头晕、头重,四肢乏力,面色少华,大便稀溏。耳内流脓缠绵日久,脓液清稀,量多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排脓。
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参苓健脾胃颗粒等。
4.肾元亏损
症状: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男子精少,女子“天癸”早竭,过早衰老,神疲健忘,昼尿频多、尿后余沥不净、夜尿清长、小便失禁、遗精频作、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祛腐化湿。
常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注:治疗中耳炎的中成药要在中医指导下对症用药。中国药店)
News
相关文章
2021-07-17
2021-07-07
2021-05-14
2021-06-24
2021-03-14
2021-10-23
2020-11-11
2020-12-21
2021-09-13
2021-02-20
Nex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