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医药

全球首个!开拓药业完成外用PROTAC完成I期临床试验,恒瑞、百济同台竞技

文章作者:Ling
2023-01-06
日前,开拓药业发布公告称,自主研发的新型靶向雄激素受体(AR)的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化合物GT20029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和痤疮的中国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显示其在健康受试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为一种尚无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前沿技术,PROTAC自2001年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也挤满了辉瑞医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头部公司。开拓药业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外用PROTAC化合物,无疑让这一市场再度被关注。

PROTAC有何优势?

一直以来,传统小分子或抗体药物主要通过长期占据靶向蛋白质活性位点,实现特定蛋白功能的阻断,抑制致病细胞生长复制达到治疗效果。

不过,由于蛋白结构存在局限性,目前20000种人类蛋白质中,80%以上具有“不可成药性”。

针对这种“不可成药性”的蛋白靶点,一代科学家借助新型技术和思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基于蛋白降解功能研发新型小分子药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一个重要的可能方向。

作为一种利用泛素-蛋白酶系针对靶蛋白进行降解的药物开发技术,PROTAC分子进入细胞后能将目标蛋白配体与泛素连接酶(E3)紧密相连,并通过细胞内固有的质量控制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选择性诱导目标蛋白降解。由于这一技术能降解近80%人体细胞内蛋白质,PROTAC突破传统小分子靶向药物“不可成药”的问题。

此外,PROTAC还拥有可以循环使用的特性。当PROTAC两端同时结合上目标蛋白和E3时,将目标蛋白降解后,PROTAC能够多次循环发挥作用,有望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并降低潜在由药物剂量累积导致的毒副作用。

不同于传统小分子药物和目标蛋白“一对一”的作用关系,PROTAC和目标蛋白以“一对多”的方式发挥作用,使得PROTAC的剂量、给药频率和毒性低于小分子药物。

高组织渗透性使得PROTAC药物可通过静脉、口服等多种方式给药,也潜在提升了病人的依从度和药物的可及性。

基于以上独特的优势,PROTAC技术路径相较于其他蛋白降解技术也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肿瘤治疗领域,被认为有望出现“同类最佳”药物,是理想的抗癌成药方式。

目前,PROTAC药物研发覆盖较多的是ER(雌激素受体)、AR(雄激素受体)、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等成熟药物靶点,适应症分别为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血液瘤。一度医药综合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机构统计,到2024、2025年,乳腺癌、前列腺癌药物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475亿美元和233亿美元,BTK药物市场有望达到219亿美元,仅这三个适应症就拥有近千亿美元市场空间。

国内市场巨头林立

基于PROTAC独特的作用机制、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全球的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开发热潮中,PROTAC领域备受各大企业和资本青睐。目前,国内外都有不少企业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国外Arvinas是最早布局PROTAC的企业,也是由最早提出PROTAC概念的科学家Crews成立的全球第一家专注于PROTAC研发的企业。

目前,该公司两款候选产品ARV-110和ARV-471都处在Ⅱ期临床试验,分别用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2022年2月,Arvinas宣布ARV-110在临床试验中持续显示抗肿瘤活性和患者获益证据,并计划在年内启动关键临床试验。

ARV-471是Arvinas和辉瑞共同开发的雌激素(ER)降解剂,用于治疗ER+/HER2-乳腺癌。日前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总体CBR为38%,对于ESR1突变患者CBR为51.2%,而ESR1野生型患者CBR仅为20%。

鉴于PROTAC技术的广阔前景,默克、诺华等制药巨头都纷纷布局。国内的海思科、百济神州、恒瑞、正大天晴等公司也押宝蛋白降解疗法。

珃诺生物的管线已经推进到临床 1/2 期,与国际 PROTAC 龙头 Arvinas 处于同一阶段。此外,还有冰洲石生物、百济神州、海创药业、海思科、开拓药业等多家公司的管线推进到临床 1 期。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早在2019年便开始布局PROTAC并建立了自研平台,和宏创医疗联合收购了Princeps Therapeutics 31%的股权,进军PROTAC领域,并已公布多项专利。

国内在研管线中,目前进度较快的是珃诺生物。其RNK05047靶向BRD4,用于治疗淋巴癌和晚期实力瘤已进入Ⅰ/Ⅱ期,在全球范围也是属于First-in-class。

开拓药业GT20029则是首个全球外用PROTAC,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及痤疮药物。临床前研究显示,GT20029通过降解AR蛋白可以有效阻断A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的毛囊产生的萎缩微型化作用,抑制毛发变细、变软和脱落;同时,GT20029仅在局部产生疗效,通过限制皮肤渗透从而减少全身药物暴露,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目前,GT20029已获批在中美两地开展临床。

海创药业AR降解剂HP518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AR PROTAC药物,用于治疗耐药性前列腺癌。已于2022年1月在澳大利亚实现首例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PROTAC从提出至今已经不断发展完善20余年,虽然全球仍无相关产品获批,但在过去5年发展迅猛,俨然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新风口。


参考资料:珐成浩鑫 【 前沿技术 】一文了解PROTAC技术

第一财经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突破,PROTAC或成下一个PD-1丨前沿医药观察

东方证券 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解读: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0
登录后参与讨论

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

补充说明:

×
加载更多评论